最新动态
2022年 第二期:近期高教热点关注
2024-08-18 19:56  浏览:162

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区域智慧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战略构想,全新定义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涵与外延、应用的领域与方式,拉开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历史大幕。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高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主动融入“数字福建”和“数字中国”建设,认真落实教育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深耕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区域智慧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加速到来,且将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我们将根据教育部智慧高等教育有关部署,结合数字福建建设布局,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为契机,推进省级平台改造升级,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分析服务。以完善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路径,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建设各类优质课程资源,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以创新实践为航向,围绕教学、学习、管理、考试、评价和研究等,完善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课程监管等服务,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区域智慧高等教育“福建样板”,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贡献“福建智慧”。(作者林和平 系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新基建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编者按: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新基建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转型中又会带来哪些新的挑战?

  核心观点

  教育长期以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技术含量不足,生产率并不高。没有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教育不可能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有望实现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重塑教育体系和生态。    

  新基建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为导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是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在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新基建将发挥什么作用?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郑旭东。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牵引

 记者:新基建一词在教育领域并不陌生,2022年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教育新基建?

 郑旭东: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技术含量不足,生产率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尽管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深刻影响了教育,但是从目前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看,与其他行业相比,教育仍相对落后。没有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教育不可能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走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教育新基建的革命性意义就在于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融合与高水平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具体来说,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它将为教育提供一个全新的数字基座。教育的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教育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它将使已有的教育基础设施经过数字化改造后,以强大的技术能力让校园更智能、教学更精准、学习更个性、管理更精细。教育的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等,它将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即将到来的教育革命持续提供新工具,不断注入新动力。

除此之外,理解新基建的意义,从目的上看表现为目标新,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致力于实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新基建中的创新应用,把教育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将是自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但数字化转型并不是教育新基建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标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构和教育生态的重塑,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数字化转型既是教育新基建推进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同时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手段。

教育挣脱“人海战术”关键一跃

记者:您提到教育行业长期以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似乎与大众对教育的传统认知不符。教育行业的“劳动密集”,体现在哪儿?

 郑旭东: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是生产过程主要依靠使用大量劳动力,对技术工具和装备的依赖程度较低。教育就具有这种特征。如果深入到教育内部,特别是深入到课堂,就会发现,以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主要依靠的是教师。“师生比”长期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的正是这一历史与现实。

 对近代以来的教育实践,学界一直有“三个中心”的说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劳动密集型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都严格正比于作为劳动力的教师的供给。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的名校,最核心的资产往往既不是有形的物质资源,也不是无形的数字资源,而是作为劳动力存在的高素质的教师。这本身就已经说明教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还有一点,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生产部门展现出来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特征,既由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同时也与教育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教育无法充分获得除教师这一劳动力之外的其他技术工具与物质资源。然而,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资料生产不同。它不是一种物质能量型实践,而是一种信息型实践,以耗费脑力、输出信息为主要特征。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前,最简单和最普遍的信息型实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作为一种信息型实践,对教师这一劳动力的主要依赖也就不奇怪了。

 记者:您认为教育新基建是自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建立以来,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判断,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期待?

 郑旭东:正如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对教育新基建抱以推动教育革命的期望。这不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而是基于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与智慧。

 现代化,正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也是由工业革命最早定义的。从历史哲学的高度看,工业革命最关键的特征在于机器大生产这一新生产方式的确立。在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中,技术工具的普遍应用代替了人力和畜力,让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依赖不断下降,并展现出流水线化和标准化的新特点,而与之交织的则是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在一波又一波工业革命的历史大潮中,很多社会生产部门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以学校为代表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系,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样也吸纳了很多工业革命的实践经验。教育革命,既是教育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是教育本身的革命。我们要对“教育的革命”和“教育的技术革命”进行区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育新基建蕴含的革命性意义。

 教育的革命是社会视角的,即从时代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技术革命是技术视角的,关注的是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推动的教育发展与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的是革命性的,有的则不是。教育自身的革命和教育领域内的技术革命尽管有密切联系,但并非完全同构。教育的技术革命,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本身的革命。不能把二者等同,否则就容易犯机械唯物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的错误。

 教育新基建的全面推进,将彻底重构技术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极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构造一个技术创新与教育改革相互促进、耦合发展的新生态系统: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发展赋能,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创新应用将为技术迭代升级乃至原始创新提供强大动力,教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新基建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作为

 记者:教育新基建其实已经铺开,并有了相当程度的实践。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似乎还未达到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的高度。还应做哪些努力?

 郑旭东: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基于新基建的教育创新实践探索。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早在2019年就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下,借助“5G网络+全息投影”技术,跨越福州、武汉两地,通过高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实现全息信号传输,开展物理公开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跨时空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近两年来,在教育新基建涉及的新网络、新平台、新资源、新校园、新应用和新安全这六个基本方向上,相关的建设和应用试点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这些探索都还是在点上展开的,面上的全面铺开,还有赖于国家新基建和教育新基建的进一步推进。在教育新基建的推进中,除了要注重与整个国家新基建的统筹协调外,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更进一步努力。

 首先,要通过大规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数字基座。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中,不管是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还是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其构建与发展,都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其次,要更加注重应用。既有实践表明,教育信息化“建”是基础,“用”是关键,要以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为牵引,以应用带动建设。教育新基建致力于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只有建设,没有应用,数字化转型不会自然发生,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谈起。

 再其次,在教育新基建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上,要把静态的战略规划和动态的变革管理结合和统一起来。以新基建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潜藏的各种不确定性无疑蕴含着风险,既需要为变革制定可行的战略规划,又需要有驾驭变革的领导能力。

 记者:您认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会把教育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果这样,教师的作用会不会弱化?教师该如何转型适应呢?

 郑旭东: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相比,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更低,对技术装备的依赖程度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会弱化,反而在以新基建为支撑的技术密集型教育实践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以前,对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教学法,而现在又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密集型的教育实践,教师要切实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因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教师所需信息素养和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不同。它包括两个层级,第一是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能力,第二是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前者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但后者只有通过基于真实场景的常态化教学实践才能够生成。需要打通教学、教研和培训,构造一个与教育新基建推进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改变过去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粗放型模式,实现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式发展。(《中国教育报》专访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郑旭东)

 

数据素养:美国人工智能教育战略新动向

美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呈现出中学数学教育和计算机科学教育整合发展的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未来工作报告》显示: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剧了高信息技术含量工作的更新换代,新技术应用步伐在某些领域进一步加速,云计算、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运用仍然是商业领袖的高度优先事项。与此同时,人们对数据加密、非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兴趣也有了显著提高。领英公司近年发布的职业报告显示,“软件应用”已经遍及所有与技术相关的职业领域。在位居前十的热门职业种类中,如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银行投资分析师、平面设计员等职业,均需要从业者具备深厚的数据素养。新科技革命背景下,“提升劳动者数据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和社会组织正纵深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越发强调数据素养的重要性。早在2018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在其发布的“北极星计划”中,就着重强调发展师生的计算机技能和数据素养,联邦政府各机构在这方面的项目和投入也逐渐增多。此前,美国教育部组织召开了以提升中小学生数据素养为主题的研讨会,面向全美召集了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非政府组织代表、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等,深度分享了各领域关于数据素养教育的前沿探索。

数据素养战略主要关注哪些内容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主席特蕾娜·维尔克森(Trena Wilkerson)认为,当前,借助数据素养促进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青少年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拓展其成长与发展机会,是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领域还是在非STEM领域,数据素养均是学生最为基本和关键的素养。

从学校日常教学来看,数据素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在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并深化背景理解。在学科教学上,主要依靠培养数学、统计、定量分析以及现代传媒等学科领域的技能素养,使学生习得严谨、明智决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近年来,美国着重通过借助社区力量并创建相关生态的方式以促进STEM教育,对于发展学生数据素养而言也是如此。特蕾娜呼吁,应充分借助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即包括父母或监护人、社区、学校教师、教师培训方、企业、管理人员和校董会等在内的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数据素养教育;同时,注重K-12(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乃至中学后教育的课程衔接以及加强课程和评估研发。就具体内容而言,特蕾娜认为,加强数学教育,发展统计思维进而带动提升数据素养是当务之急。

中学生数据素养提升教育有哪些新动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X研究中心”(Center X)的苏延·玛卡多(Suyen Machado)笃信:“如果没有强大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特别是数据科学基础,我们的学生将无法为21世纪的职业做好准备。因此,必须将计算机科学技能与相关学科相结合。”

近年来,玛卡多正在推进“高中生数据科学概论”(IDS)的教育与普及工作。该工作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支持,源于创建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工作课程,其目标主要是将计算思维和统计思维有机植入高中数学和科学课程。作为面向公立学校创建的首例数据科学课程,“高中生数据科学概论”教育鼓励教师使用数据进行批判性教学,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参与式感知”借助智能手机和网络工具收集数据以及学习R语言(一种开源编程语言)。目前,“高中生数据科学概论”教育已在美国4个州的26个学区讲授,近期主要集中于为教师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

布朗大学教授伊曼纽尔·尚泽尔(Emmanuel Schanzer)分享了自2006年以来推广实施的“数据科学基础课程”(Bootstrap Data Science)。作为以研究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块之一,数据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关注统计学与计算机编程,该模块涵盖了函数、循环和迭代、数据可视化、线性回归等专题内容。通过该模块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并撰写研究论文。社会研究、科学和商业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该模块帮助学生从数据中进行推理,数学教师可以使用这个模块来介绍统计学的基础概念。

数据素养提升教育的突出实践探索有哪些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乔·博勒(Jo Boaler)系统介绍了名为“Youcubed”的美国公益性网站在促进数据素养教育中的探索模式及相应进展。该网站的主要目的在于,面向全球中小学师生分享数学和数据科学所呈现出的创造性和创意之美。在过去五年,该网站访问量已逾5400万次,网站可供下载数百个免费的数据课程和相应的学习项目;近2/3的美国学校利用该网站资源开展教学,订阅用户为14.5万,涵盖了160多个国家。

面向数据素养的提升,“Youcubed”团队推出了在加州重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设想,主张以进阶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为主线,重新整合代数学、统计学、微积分基础、线性代数、微积分与三角函数、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等分支学科,并与谷歌公司合作,开发出一套纵贯K-12年级学段的“适应性课程”(Youcubed Adaptable Curriculum)。课程研发团队成员涵盖了中小学教师、大学教授、亚马逊数据分析师等多个行业,该套课程具有门槛低、应用范围广、数据库资料丰富以及适合个体化学习的灵活弹性空间等特征。“Youcubed”网站也为教师开展数据科学教学提供了相应的视频案例,目前已有2万名教师选修该网站内容。面向师生,该网站所提倡的数据素养教育始终贯穿这样的问题,比如你发现了什么、什么让你好奇、在数据的可视化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等,以此来鼓励学生探索。所选案例多集中在日常生活领域,或者人类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如全球变暖、篮球比赛球员位置、超市购物等。

在数据素养教学中,“Youcubed”团队主张实施“大概念”教学,主张用“大概念”的习得和运用取代既有的课程标准,这样的理念与操作模式纵贯K-12全过程。“大概念”教学的基本实施流程为: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理解、交流并应用于问题解决。以高一年级教学为例,在提出问题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生成观念,并将其进一步归纳为数学统计问题;接下来,对信息如图像、声音、数字、分类等进行数据编码,并有意识地将收集数据信息作为问题解决的基础;进而,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以运用编码数据去描述、分析变量,并运用相关技术去开发模型,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形成报告、回答问题,并与同伴交流、验证。

 “Youcubed”团队擅长联络谷歌等高科技公司与高校教授和中小学教师等组建团队,重新整合中小学所涉数学学科门类来开发课程,并主张“大概念”的教学方式,这对美国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与传统课堂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基于“大概念”的课堂教学不设置太多的考试,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相关概念也更易于理解和操作,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进行深度分析,并能很好地开展团队协作。通过在这一课堂的学习,学生得以开展深度思考,熟悉数据的收集和利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也加强了数据素养教育的支持力度。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立了“数据日”,面向中小学校开展空间数据方面的科普教育;美国人口普查中心在中小学设立项目,为K-12教育阶段的数学、历史、社科、地理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美国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特别开设了“数据科学教育项目”等。此外,美国复苏计划ESSER基金、种子教师发展项目(SEED)、教育创新研究(EIR)、联邦通信委员会升级教育宽带(E-Rate)项目等,均设有数据素养教育资助专题。

当前,美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呈现出中学数学教育和计算机科学教育整合发展的趋势,对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赵章靖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人工智能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实施路径研究”[GYH2019024]成果)

 

智库 2022全国两会教育舆情分析报告


 

  两会教育舆情概况  3月11日,为期8天的2022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教育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为教育积极建言献策,会内会外舆论热烈交互。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全程监测,系统研判,对两会教育热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舆情走势与热点主题排行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24时,两会期间与教育相关的网络文章共计307272篇/条。从舆论数据来源看,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两会舆论参与度最高,占比达到86.31%(见图1)。

   从热点主题排行看,“双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生“减负”、家庭教育位居前五。“双减”成为今年两会最大教育热点,职业教育连续5年进入榜单前五,教师队伍建设连续5年位居榜单前三(见图2)。

(二)代表委员声音热度排行

1.将全国所有“职业技术”院校名称更改为“应用技术”院校。(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传播热度1081.18)

2.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继续整治校外培训。(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传播热度1069.78)

3.建议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传播热度945.95)

4.提高职业高中育人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人大代表、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苟兴龙,传播热度419.9)

5.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行业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传播热度284.52)

 

 (三)网络热门教育话题排行

监测数据显示,两会期间,共有19个教育话题进入微博热搜榜,15个教育话题进入今日头条热搜榜,10个教育话题进入百度热搜榜,10个教育话题进入知乎热搜榜。

从话题内容和观点表达看,与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关联度越高的教育话题越容易引发网友关切,如“三孩”入园与高考、未成年人网游监管、中小学生艺术考级、研究生考试招生等。不同舆论群体出于自身立场和利益诉求,在部分议题和环节上意见不一,但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则普遍认可。

两会热点教育主题分析

(一)“双减”

 “双减”首次进入全国两会教育热点排行榜并高居首位,中小学生“减负”、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校外培训治理等相关主题也进入榜单前30位。两会期间,舆论关注点主要涉及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双减”之下的教师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双减”之下的教师管理等10个方面。

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是“双减”主题下热度最高的关注点,“以增促减”是家长群体的普遍期待,代表委员发声也较为集中。从各方反映看,不断推进校内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确保学生在校内高质量学习仍是推进“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双减”工作不断推进落实,各方舆论认识到“治本”在于教育评价改革。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同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落地,深化高考、中考改革,确保命题方向与“双减”精神相吻合,让考与学相匹配。“双减”实施后出现的部分新问题、新现象也备受关注,校外如何解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涨价、家长教育焦虑情绪等问题,校内如何解决教师“更忙更累”问题,都亟待探索解决。

(二)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连续5年进入两会教育热点主题排行榜前五,今年较去年同期上升两个位次。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表述,以高质量导向解决“职教偏见”与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成为共同期盼。各方围绕产教融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经费、普职分流等11个方面展开讨论。

“十四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深化产教融合的迫切性凸显。两会期间,围绕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建设产教融合试点、明确产教融合政策细则的讨论较为集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受关注度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位次,“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也被教育部列入2022年职业教育“五大突破”重点工作。“双高”学校升格和举办职业本科专业被认为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乡村振兴背景下,多方呼吁职业院校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充分发挥职教优势,为乡村振兴注满人才供给“蓄水池”。此外,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普职分流、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法、职教师资建设等议题也引发了较多讨论。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连续5年位居两会教育热点主题排行榜前三。今年两会期间,舆论关注点集中在教师工资待遇、教师教育与培训、乡村教师、教师编制与管理、教师“减负”等10个方面。

与去年同期一致,教师工资待遇依然是教师队伍建设主题下的最热关注点。各方对“教师工资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稳定教育队伍的重要内容”高度认可,呼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保障机制,严肃追查对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不到位的地方主体责任。为推动师范教育满足国家现代化进程对高层次师资的需求,代表委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定向发力,深化区域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关注点保持较高热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各方期待以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激励优秀青年从事乡村教师职业。“双减”背景下,解决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保障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权益、实施“弹性上下班”及补充休息制度等呼声趋高。

两会教育舆情特点分析

梳理会内会外舆论可见,今年两会教育舆情特点有4个方面表现:

1.受大型体育赛事、国际局势、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今年两会教育舆情数据总量低于去年。从数据来源分布看,两会教育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广泛关注,会内会外舆论交互效应明显。

2.在“双减”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对于“双减”部分举措的认识和成效评估,尚存在较为明显的舆论分化现象。“双减”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成为会内会外舆论关切重点。

3.代表委员关于“三孩”教育配套措施的建议热度居高不下,推动两会教育舆情走势达到最高峰值。由于议题涉及广泛,教育资源、养育成本、性别、婚姻、“内卷”等延伸性话题相互交织,会内会外观点碰撞激烈。

4.教育议题涉及面广、参与方多、复杂性高,如幼儿托育、普职分流、教育评价改革、家庭教育、教育焦虑等会内会外舆论高度交互的热点议题,寻求合力破解的呼声更高。

 

  综合研判

1.舆论普遍认识到,“双减”实施以来,基础教育生态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治理、五项管理、课后服务、教师待遇保障、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有了更系统的政策设计和推进落实。“双减”总体成效明显,但在校外培训长效治理、校内教学质量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深水区难题。

2.职业教育发展连续5年位居两会教育主题榜前列,今年会内会外热议普职分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产教融合等。尽管涉及职业教育的舆论分化现象仍然存在,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共识正在形成。在持续已久的普职分流热议中,柔性分流意见渐成主流。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在舆论引导、政策落实、教育督导、职教质量提升等方面综合发力,避免社会认知分化以及地方政策制定执行出现偏差。

3.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支撑,连续5年受到两会舆论的高度重视。“双减”新形势下,中小学教育教学、教师日常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今年各方更加关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减负”、教师编制改革、教师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找准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合点,充分激发教师群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增进教师职业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今年备受代表委员关注,意见建议主要涉及统一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建设、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加强心理健康师资建设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补齐精神卫生等服务短板”,契合各方呼声,建立覆盖全面、反应及时、专业可靠、应对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成为破解之策,需要各方协同,加快行动。

5.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成为普遍共识。今年两会舆论呼吁营造有利于公平就业的政策法律环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和服务、加强基层就业政策支持、建立大学生就业统筹联动机制。作为关联性议题,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也对“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舆论期盼“双一流”建设、中西部高校发展、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见真招、出成效。

6.面对疫情危机和经济下行形势,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和潜能,融入并引领“数字中国”建设,成为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资源供给与共享、智慧教室与智慧课堂建设、评价方式改革、治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系统谋划,为“十四五”教育创新发展奠定了行动框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尽快行动起来,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出品,张以瑾、邢梅、孙梦捷、孙谦、刘昊雯、张杰、黄激流撰写)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22年 第二期:近期高教热点关注】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uqian.cn/quote/820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极顶速云移动站 http://m.uqian.cn/ , 查看更多